4月16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近期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全系统投身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总社理事会主任、党组副书记喻红秋在会上强调,全系统要以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副主任韩立平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洪天云和总社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李轩在交流发言中介绍了新疆区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发挥服务“三农”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作用,形成的具有新疆供销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新疆区社党委始终把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认真谋划、统筹推进,发挥好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相关部门及各权属企事业单位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成效考核,层层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二是推动产业扶贫,织密农产品“两张网”。新疆区社全力指导和支持新疆果业集团建设特色农产品“两张网”(一张疆内收购网,一张疆外销售网)。在南疆四地州布局建成运营9个农林产品仓储交易集配中心项目,新建加工生产线70余条,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新建新疆特色农产品销售网点3000多家。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卫星工厂、农民经纪人)+农户”、“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劳务”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2家,培育农民经纪人1350人。建立县乡村三级收购、加工服务网点100余个,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多万人增收,带动3万多人就业。三是发展电商扶贫,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互联网+”扶贫电商模式,围绕南疆四地州开展扶贫农产品销售工作。积极与“阿里巴巴”等国内电商平台合作,策划“寻味新疆”等10余场大型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带动新疆特色农产品上行800余万件,销售额近3.2亿元,带动贫困地区1.2万农户脱贫。承接15个县域电子商务示范服务工程,通过搭建电商运营服务站点,引导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县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培训、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带动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累计开展培训76场,培训超过1万多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占比达到50%,少数民族占比超过80%。四是创新消费扶贫,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接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扶贫832),做好货源组织、培训等相关工作。截止目前,新疆32个贫困县中有25个县完成入驻,共计58个供应商,已上线201个商品。利用援疆机制,在“京东”、“天猫”开设“雪莲山京东旗舰店”“天山莲天猫旗舰店”消费扶贫专馆,销售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与天津食品集团对接,全面入驻该集团100多家线下商超专柜进行农产品销售。截至2019年底,本级及南疆四地州供销系统累计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12场,设立专区(柜)78个。五是做好托市收购工作,助力农民脱贫增收。新疆果业集团牵头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按照“优质优价”原则开展托市收购,累计收购加工交易核桃35万吨、红枣20多万吨、杏4.6万吨,主要托市收购农产品价格均高于往年,托市收购的地区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通过中欧联合物流集拼集运货运班列,先后两批次将新疆核桃销往欧洲,实现了新疆乃至全国核桃大批量出口“零突破”。六是加大帮扶资金力度,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成效。新疆区社聚焦对口帮扶的于田县,充分发挥5个“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含2个定点帮扶村)及10个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作用,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在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上下功夫。四年来投入帮扶资金1106.5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2个,截至2019年底,共有1456户5812人实现脱贫,10个贫困村脱贫退出。
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311人通过网络电视、手机视频远程同步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