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供销社住巴什英阿瓦提村工作组住村后,始终把“80·90”后青年是做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细心的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学习“双语”给他们带来的不同和变化。
一、不仅是“一招鲜吃遍天”这么简单---学懂学会“双语”的利好近在眼前
1.这个理发学陡咋就成了“王牌服务之星”。于田县城有一家本村维吾尔族老板开的理发店。进去后,里面很干净,五位青年中的一位主动走向我们,用比较熟练地汉语向我们介绍情况和询问我的要求,交流是无障碍的。其他四位青年由于完全不懂汉语,只能站在一旁。很明显,会双语给这个懂双语的青年带来了工作上的便利。老板介绍,这个青年叫阿里木,由于懂“双语”,人也机灵,很得顾客喜欢,近几年的工作组都喜欢找他服务,他也是小店的“王牌服务之星”。
2.喷绘店的小伙计成了顾客眼中的“香饽饽”。做为工作组,总需要做一些宣传栏和展板。在于田县的一家汉族老板开的喷绘店里,一个维吾尔族的雇员买吐送格外引人注目,他不但能用母语编辑版面,也能用汉语编辑。仅此一点,就让他成为顾客眼中的“香饽饽”,该店的生意也是异常红火,买吐送自然也得到了老板的青睐。
3.会点双语让他在打工仔中成为佼佼者。木塔力甫是一个在外打工的青年,乌鲁木齐、内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自己的收入相较务农也比较可观。他主动要求用汉语与我们交流,工作组问了他许多问题,他都一一做出了准确的回答。他还告诉工作组,掌握“双语”,让他在外出打工中减少了许多麻烦,认识了许多朋友,更带来了许多便利。
4.微信好友中的买斯迪克是怎么把和田玉石买到广州的。入户走访中,我们认识了在广州等地做玉石生意的买斯迪克,回家来组织货源。我们给他们拍了一些照片,互加微信后,把合影发送给他了。他告诉我们,他很喜欢用现在的微信联系业务,而且里面的一些金融服务功能也很便利。他告诉我们,于田县中,在快递业、电信业、餐饮业等许多行业中,总会见到一些能懂得双语的维吾尔族青年的身影,他们总是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对农村务农,获得的薪酬会多不少,事业发展的前景也更好。要想拥抱更大的世界,走出于田、走出新疆,就更需要学好“双语”。
二、不仅是“我学不会”这么简单---村里“80·90”后青年掌握“双语”的现状
1.不是所有的聊天止于“呵呵”,都是不想聊了。巴什英阿瓦提村里的几百个“80·90”后青年,真正能掌握“双语”的数量寥寥,工作组进驻后,大家有时开玩笑说,真是聊天止于“呵呵”啊!简单的问候之后,再深入交流,就如同鸡与鸭讲,尽管很着急,只能是各说各言了。
2.饭馆学陡的“想”与“怕”。一天打篮球,碰到一个在饭馆当学陡的青年,他问我来自哪里,我告诉他来自乌鲁木齐。他告诉我,最远去过和田,喀什在他心中就很遥远了,乌鲁木齐更是不敢企及,对外面的世界很憧憬,但也有所犹豫,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出去学点技术,但不会“双语”,又让他有一丝丝胆怯。
3.我想跟工作组多学2年。村党支部的青年委员热杰甫是村干部里唯一的80后,只有他会用维吾尔语操作电脑,但“双语”水平就很一般了。工作组与村干部结对子,我们是“一对”,经常在一起商量党建工作。他说,工作组就是我们现在工作的大后方,很想跟工作组多学2年,在“双语”水平和业务水平上都有一个大的提高。他说,学“双语”是挺难的,可更难的是缺少语言环境,缺少渠道途径,缺少长效机制,希望也能有人来专门抓这件事。
三、不仅是“一时热情”这么简单---开办“双语”夜校后的几个感动瞬间
1.“‘马里木’还没吃完饭吗?”村里的“双语”夜校开办以来,许多青年的热情高涨地出乎我们的意料,每天晚上,工作组还没吃完晚饭,一些学员们就急切的来到教室,甚至许多老人也来了,许多妇女带着孩子也来了,一些中小学生也来了。看到老师没来,就不停的在楼下喊着“马里木、马里木”,“马里木”就是住村工作组组员,也是村里的双语老师吾吉·吾甫尔,他简单的吃完饭后,立即投入到教学之中。工作组没想到村民们学习“双语”的热情很高,尽管有些人来晚了,有些人中途退场了,有些人隔三差五,但大多数人的热情应该保护。大家都在想办法,有的与“结对子”互学,有的拿着书本对照着课文当老师,工作组也推出了“双语交流园地”,创造更多的学习条件和机会。
2.“发书后的一片掌声”。“同学们,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工作组孙景太组长给大家购买了图书,今天发给大家,希望大家抓好双语学习”。4月5日,当工作组成员给“双语”学员赠送了双语学习图书之后,大家纷纷鼓掌,工作组很感慨,尽管图书的价钱仅几块钱,比起一个项目投资,金额很少,但这本图书以及图书之后的付出,即是一粒种子,能够生根发芽,也是一把钥匙,打开一个更广的世界。
3.“面对面建微信群后的短暂沉默”。工作组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家学习双语,准备建立一个双语学习微信群,可是一说明意见后,学员们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了解后才知道,虽然学员们大都有手机,可基本上是二手的或使用几年的,能拥有微信功能的不多,即便是智能手机,版本也太低,下载不了微信APP,目前建微信群还有难度。工作组感到,还是用老百姓能使用的土招、实招最管用。集中上课是个“大水漫灌”的方式;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走访入户、座谈学习、个别交流等“小水滴灌”的方式,通过一个个微行动、微积累,在“双语”培训工作中发挥好作用。
于田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锋同志鼓励大家学好双语
这位老师就是各位学员们眼中的“马里木”老师,“马里木”老师实为住村工作组成员吾吉·吾甫尔
学员们回答问题争先恐后!
学员木塔力甫讲述自己学习双语的体会

2位村民学员进行双语情景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