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在临近祖国母亲70华诞之际,自治区供销社支教干部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组织了“坚守初心学红柳,铸魂育人担使命”的参观学习活动。这是自治区供销社支教干部,在支教地奥依托格拉克乡,克服困难继续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次学习活动。
20多年前,曾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党员,不为名不为利,舍弃自己舒适的退休生活,在1995年收到于田县政府大芸种植技术的“求助信”后,他义无反顾,立即从治沙站拉上自己培育的红柳大芸苗木就去了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平整出50亩红柳大芸试验田。他便是知名植物学家,世界著名治沙专家刘铭庭,被当地老乡亲切称为“刘红柳”,他也正如同红柳一样,用坚守,呵护着一方绿洲、一方百姓的需求,无论怎样的起起伏伏,困难艰辛,他都无怨无悔。20多年间,刘老不忘初心,肩负使命,不仅手把手教维吾尔族群众种树、种红柳、种梭梭、种大芸,还一句一句教会他们说国语,教他们知识。如今,每亩大芸能收入4000元至8000元,于田县当地种植大芸面积约16万亩,这让周边群众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住进了新房子,家中家具家电齐备,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幸福的生活。
今天,支教干部在奥依托格拉克乡刘老的红柳大芸试验基地见到了他的儿子刘军,在他的介绍下大家参观刘老当年奋斗的这片试验田,追忆刘老的红柳精神。很难想象这里当年就是一片荒漠。经刘军讲述,当年他的父亲带着母亲储慧芳来到了这里,并且把家也安在了这片荒漠上,从没有电、没有水、没有路,到如今成排的树林,规划有序的试验田,都是两位花甲老人和当地群众一点一滴建设出来的。参观最后,大家给刘老录制了现场视频,带去大家的问候与祝福。
通过这次参观教育,支教干部在参观学习“刘老的红柳精神”,感受刘铭庭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大家进一步增强了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动认同,特别是凝炼了“胡杨坚韧,红柳扎根,红烛奉献”的精气神,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党组织的嘱托,按照于田县教育局安排,带着奋发有为的热忱与干劲,用胡杨精神育人,做好于田县幼儿园的双语支教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